梭伦(约前640~约前558)出身贵族,但家境中平,早年经营贸易,与商旅为伍,同时又是“希腊七贤”之一,他反对贵族专权,同情平民,主张在城邦中实行公正立场,以城邦利益为重。公元前594年,梭伦以其威望和功绩当选为雅典城邦的“执政兼仲裁”,开始进行具有宪政意义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运动。
梭伦(Solon,639-559B.C.)二、梭伦变法:
梭伦生于雅典,出生于没落贵族。公元前594年被选为执政官,实行变法,以缓和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他还是一个诗人,常用诗来描摹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现象。
1、致富
梭伦早年经商,其第一志愿是致富。梭伦虽甚爱财,但不取不义之财。他常常告戒自己:富裕引起饱食,饱食引起暴怒。至于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受穷,他评论说:“我们不原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恒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着主人。”
2、改革
梭伦当权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同时也是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对“法律制度”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是企图建立一个为新、旧势力都能接受的和谐政治,以保证社会各种势力的平衡和政治稳定。为此,梭伦着手立法,抑制最富有的阶层,扶持最贫困的阶层,而强化中等阶层。
3、介入
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剥夺其选举权。
4、私生子
私生子完全没有赡养父母的必要。因为一个人在不要婚姻的情况下去找女人显然就不是为了生孩子,而是为了寻欢作乐;他所应有的报偿就是无权责备儿子置他于不顾。
5、哭泣
当梭伦为失去了儿子而哭泣时,有人对他说:“这毫无用处。”梭伦回答说:“这正是我哭的原因啊!”
6、战争
问:“平时和战时有何区别?” 答:“平时儿子埋父亲,战时父亲埋儿子。”
7、城邦
问:“住在什么样的城邦最好?”答:“未曾受害的人也和受害的人一样,都尽力惩罚罪犯的城邦。”
8、幸福
吕地亚国王克洛索斯自诩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有一次他带梭伦参观他的宝库,而后想自我炫耀一下。
克:到目前为止,在您所遇到的人中间,谁最幸福?
梭:雅典的特拉斯。他忠诚敦厚,正逢国家盛世,有几个好名声的儿子,一生没有遭遇到困乏和不幸,并为保卫国家献出了生命。
克:在特拉斯之后是否有人比他更幸福?
梭:阿尔哥斯的克里奥毕斯和比顿。这两个兄弟友爱、孝敬父母超过了其他一切人。
克:你全然不把我放在幸福者之列吗?
梭:这只有在我看到你走完人生时,才能够回答你。
9、悔悟
后来,在一次战争中,克洛索斯被波斯国王居鲁士俘虏,判处火刑。当他被绑赴刑场时,想起梭伦所言,深为懊悔,于是大叫三声梭伦。居鲁士听说后,派人去问梭伦是何许人。克洛索斯说:“他是这样一个人,我宁愿付出我的巨大财富以便使所有的国王都能和这个人谈话。我曾经邀请过他,并不是为了向他学到我所缺乏的东西,而是为了炫耀我当时所享的幸福。我现在觉得,我失掉这种幸福的害处比我当时享有它的好处还多。因为我享有它的时候,所得到的好处只是虚名而已,可是当我失掉它,却产生了无可补救的灾难。而梭伦,从他当时所见而推测到这样的将来,叫我应该把一生看到最后,不要让幻想冲昏了头脑。”这些话传到居鲁士那里,他释放了克洛索斯,此举也使他受到尊荣,直到老死。(梭伦一句话,救了一个国王,教育了另一个国王。)
10、结语
梭伦是古希腊最负盛名的“七贤”之一。他的灵魂是如此的崇高,而他加在人民身上的法律负担是如此之轻微。他深知立法本身并不足以造福于城市;这只有通过那些在每个方面领导大众的人才能做到。梭伦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还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遵循理性而生活,活到老学到老,真可谓一个幸福之人。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执政官梭伦(约前640~约前558 )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
1、背景:
由于奴隶占有制的发展,雅典许多平民因债务而受到氏族贵族的奴役,平民反对氏族贵族剥削 、 压迫和独揽政权的斗争十分激烈 。 公元前594年,梭伦被选为首席执政官 , 成为斗争双方的仲裁人 ,并以立法者身分实行了广泛改革。
2、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①废除雅典公民以人身作抵押的一切债务,禁止再以人身作抵押借债,由国家出钱把因无力还债而被卖到异邦为奴的人赎回。这一措施史称解负令。
②废除世袭贵族的垄断,不再以出身而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等级。按一年农产品收入的总量把公民分为4个等级 , 各等级的政治权利依其财力之大小而定。第一、二等级的公民可以担任国家高级官职;第四等级的公民不能担任官职,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
③设立四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作为最高行政和司法机关 ,扩大公民大会权力,准许每个公民就自身利益攸关的问题向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提出申诉。
④制定新法典取代德拉古的严酷法律,只保留了其中有关杀人罪的部分,使整个雅典法较有人道色彩。梭伦还奖励公民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禁止输出谷物,改革度量衡,铸造雅典新币,制定了一些有关财产继承、禁止厚葬、抚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等法令。
3、意义:
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有助于工商业的发展,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使自身从事劳动的中、小所有者公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的地位得以保证。
三、梭伦改革:
1、改革背景:
公元前6世纪,随着雅典工商业的发展,雅典出现了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由于奴隶占有制的发展,雅典许多平民因债务而受到氏族贵族的奴役,平民反对氏族贵族剥削、压迫和独揽政权的斗争十分激烈。公元前594年,梭伦被选为首席执政官,成为斗争双方的仲裁人,并以立法者身份实行了广泛改革。
2、改革性质:
工商业奴隶主阶级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
3、主要内容:
1)经济上:
①废除雅典公民以人身作抵押的一切债务,禁止再以人身作抵押借债,禁止把欠债的平民变为奴隶。由国家出钱把因无力还债而被卖到异邦为奴的人赎回,这一措施史称“解负令”。
②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的措施,包括限制粮食出口,扩大橄榄油输出;实行货币改革,以利于商业贸易;奖励外地工匠移民雅典,提倡公民学习手工业技术;改革度量衡,铸造雅典新币,制定了一些有关财产继承、禁止厚葬、抚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等法令。
③承认私有财产继承自由,消除了所有制度上的氏族残余。
2)政治上:
①废除世袭贵族的垄断权利,不再以出身而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等级。按一年农产品收入的总量把公民分为4个等级(按年改入的的谷物等产品的数量分别列为500斗、300斗、200斗和200斗以下四级),各等级的政治权利依其财力之大小而定。第一、二等级的公民可以担任国家高级官职;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的公民不能担任官职,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
②设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四百人会议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除了第四等级外,其他公民皆可当选。
③设立陪审法庭(也译为民众法庭,相当于最高法院),作为最高司法机关,任何公民都有权上诉。陪审法庭的陪审员由所有等级的公民经抽签方式选出。陪审法庭受理并裁决公民投诉或上诉的案件,扩大了公民的权力。
④制定新法典取代德拉古的严酷法律,只保留了其中有关杀人罪的部分,使整个雅典法较有人道色彩。
4、改革意义:
梭伦改革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收入最少的第四等级不享有担任政府官职和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这种中立政策未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但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通过这些改革,使雅典贫苦公民摆脱了遭受债务奴役的威胁,打击了贵族统治,使城邦体制更加巩固。同时,梭伦通过规定公民个人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防止了土地的过分集中,使城邦体制得到健康发展,民主政治也发展起来。保护和促进工商业的措施又使工商奴隶主地位迅速上升,奴隶制经济开始走向繁荣。
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有助于工商业的发展,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使自身从事劳动的中、小所有者公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的地位得以保证。
5、历史评价:
梭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是雅典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对雅典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脱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备的公民群体。
其次,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使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且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再次,改组国家权力机构的措施,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最后,梭伦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措施,大大促进了雅典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使其很快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邦。同时,加强了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的经济实力,为雅典民主政治的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
6、局限性:
梭伦由于受历史条件和本身工商业奴隶主阶级立场的局限,没有满足下层平民对土地的要求,没有使他们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梭伦还期望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但其结果是,下层人民的要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贵族也因自己的利益受损而心生怨恨,于是梭伦对平民与贵族是两面不讨好。获利最多的是工商业奴隶主。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